- N +

阵痛中转型,商汤裁员背后的AI真相

阵痛中转型,商汤裁员背后的AI真相原标题:阵痛中转型,商汤裁员背后的AI真相

导读:

育碧*今日确认刺客信条幻景将于本月晚些时间登陆游戏现已在商店上架育碧表示在刺客信条幻景发售一周年到来之际希望有更多粉丝加入到位于世纪巴格达回归本源的冒险之旅文魏琳华昨日四小龙中...

育碧*今日确认,《刺客信条:幻景》将于本月晚些时间登陆Steam,游戏现已在商店上架。育碧表示在《刺客信条:幻景》发售一周年到来之际,希望有更多粉丝加入到“位于9世纪巴格达回归本源的冒险之旅”。

文|魏琳华

昨日,“AI四小龙”中的头部公司商汤迎来了公司成立十周年。在这个颇具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一场裁员行动正在商汤内部进行。

从10月22日开始,商汤启动裁员的消息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有受访者向光锥智能表示,本次裁员涉及到SCG(智慧城市和商业事业群)、IAG(智能汽车事业群)、研究院、医疗等多个部门,目前各部门裁员比例无法确定。

而在本次裁员中,大模型和大装置两个部门成为了“安全区”,接近商汤的人士向光锥智能表示,这两个部门基本没有被裁员。

本次裁员事发突然,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转正前一天被裁、应届生被裁、Offer被毁约等情况出现。

针对裁员消息,商汤回应光锥智能并表示,“商汤积极推进战略转型,聚焦“大装置-大模型-应用”重点业务和战略增长领域,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和人才结构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目前,商汤社会招聘及校园招聘正常进行中,整体业务稳健发展。”

而商汤董事会执行 兼首席执行官徐立发布的十周年内部信,稳定军心的同时也透露出一家老牌AI公司的转型真相。

徐立认为,“商汤已迈出了两步:即常说的传统AI 1.0和生成式大模型AI 2.0。”在他看来,于生成式大模型AI 2.0时代,模型生产的成本主要在于算力资源的投入,生成式大模型AI的普及和商业化,需致力于降低大模型的生产和使用成本。

基于这个判断,商汤确定了新的战略方向。

“在生成式AI领域,商汤的核心战略是实现算力大装置(SCO)、大模型和应用(CNI)的无缝集成,以应用驱动模型,以模型带动算力的优化。”徐立在内部信中表示。

这次裁员,对商汤来讲虽然是一次断臂求生,但其实是AI 1.0的公司向 2.0 升级过程中必要的阵痛。

经过这次阵痛,商汤才能从一个政企客户为主的项目制公司,转变到一家由AI大模型带来的 回报的公司,真正实现扭亏为盈。

商汤不想再背着冗余的传统AI业务继续前行。

2018-2023年,商汤的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六年年内经营亏损分别为34亿元、50亿元、122亿元、172亿元、60亿美元和64亿美元。

2019-2023年商汤营收和净利润数据 图源:富途

直到今年上半年,商汤交出了一份亏损收窄的财报: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21%。期内亏损持续收窄,其中,EBITDA亏损同比收窄26.5%,亏损净额同比收窄21%。

以IAG(智能汽车事业群)为例,作为集团同样保持增长的业务,2024年上半年,商汤绝影汽车业务收入达到1.7亿,同比增长100%。虽然营收打正,但智驾部分的收入对商汤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而商汤似乎也有意在本轮调整中收缩过于庞大的业务架构。有商汤前员工向光锥智能表示,“IAG部门已有超过上千人,目前人效比太低。”

从业务构成来看,曾经包括三大业务的传统业务经过合并计算,收入下滑明显: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传统AI 收入为5.2亿元,同比下降50.6%。

此外,面对巨额亏损,降本增效也成为了近两年商汤调整的主旋律。据财报披露,由于员工福利开支减少,目前行政开支减少7.7%至7.34亿元。

实际上,这不是商汤 次启动裁员。从2023年开始,商汤已有裁员消息传出:据财新报道,2023年8月,商汤内部开始大规模裁员,其中,智慧城市与商业事业群(SCG)裁员约10%至15%。

有商汤前员工向光锥智能表示,自今年开始,商汤内部一直在陆陆续续进行裁员。连年亏损的商汤,被迫对内开刀,止血求生。

内忧外患中,背负扭亏重担的商汤,必须如同内部信中提到的一般“回到创业状态”,对ROI低、亏损严重的业务下刀,以更轻盈的姿态在大模型的时代中冲浪。

因此,商汤选择将散落在其它业务群的生成式AI相关业务合拢,一度调整组织架构。

在2023年年底的业务重组完成后,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生活不再作为单独业务板块出现,上述三大板块的非生成式AI业务合并统计为传统AI业务,和生成式AI、智能汽车共同构成新的三大核心业务。

十周年之际,借一封发给商汤全体员工的内部信,徐立又选择在这个节点变更航向,奔向更有“钱”程的业务。

挥刀砍向传统业务,商汤并非心血来潮。

“在生成式AI领域,商汤的核心战略是实现算力大装置(SCO)、大模型和应用(CNI)的无缝集成,以应用驱动模型,以模型带动算力的优化。”在这次写给商汤员工的全员信中,徐立如是说。

“我们确立了“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致力于成为最懂算力的大模型服务商,和最懂大模型的算力服务商。”

徐立在战略上的转型,也是内部业务驱动的结果。

在上半年财报中,生成式AI业务营收接近11亿元,实现了256%的惊人增长,该部分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高达60%。商汤 表示,生成式AI已成为集团主导性业务。

生成式AI逐渐成为集团核心营收业务 图源:商汤集团

但在一众大模型公司仍然为商业化发愁的当下,商汤到底是靠什么业务在赚钱?

财报显示,商汤生成式AI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市场对生成式AI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的需求爆发性增长。

这说明,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试对接大模型服务,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基于对训练和推理的算力需求,商汤部署的“大装置”通过提供算力服务,为生成式AI业务提供收入。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过3000家行业头部企业使用商汤的大模型及智算服务,“日日新”大模型整体调用量实现400%的增长。

虽然商汤并没有具体披露,但根据行业现状,这里收入的大部分应该来自于“智算服务”,而非“大模型”。

这和我们看到的国内云厂商们的情况如出一辙。

无论是阿里云、 云、华为云,都会把智算服务,当成是最重要的客户收入项目,而大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并非真正的“高收入产品”。比如, 智能云今年就把业务中心从大模型服务的千帆,调整为算力服务 百舸。

这也是为什么,徐立一定要强调“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

阵痛中转型,商汤裁员背后的AI真相

面对一门挣钱的新生意,和一门营收趋向稳定、缺乏增长前景的旧业务,商汤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于是,从营收结构变动到战略更迭,削减SGC、医疗等增长乏力的业务,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调整动作。

不过在自建算力基础设施方面,过去一年,商汤仍然在投入大量资金,保持领先优势。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运营GPU数量达到45000张卡。截至2024年8月,其运营总算力规模已突破20000 PetaFLOPS,GPU数量上升至54000张卡,至相较今年3月提升约70%。

可以说,商汤的算力基础设施目前仍是在一个高投入的阶段。

奔向“大模型”和“大装置”,商汤看准了两门挣钱的生意。但随着更多玩家入局、行业趋势变化,商汤面对的挑战也不会少:

一方面,从大模型服务来说,面向有意掀起价格战的大模型服务商,商汤需要拿出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与之竞争;

另一方面,从做“算力大装置”而言,一定程度上是兼具技术和规模化的生意,在这一点上,商汤面对的不再是AI公司,而是更有财力的云计算厂商和一 私有化部署的算力服务商。

虽然前路也会有困难,但至少现在,商汤仍然选择抓紧手中已有的底牌,优先为发展更健康的业务让道。

从AI 1.0时代中蜕变,商汤注定要在转向AI 2.0时代的过程中勒紧裤腰带,向着盈利目标快速前进。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